close

從仁川回來也一個多禮拜了,看了許多也聽了許多,心裡面自然有些感想要說說,過去自己大多關注國內的賽事、選手、環境居多,對於國外的發展狀況鮮少接觸,這一趟可說讓我大開了眼界,而一直有在關心國際賽事的排球誌張主編也給了我許多來自國外的資訊,自己也抓到了機會跟他請益一番。中華隊自從98年後再也沒踏進亞運四強的窄門內,這屆最後也以第九名作收,坦白說這和我賽前的期待有些落差,因為觀察這批選手已經不算短的時間,我深深認為這批選手是自98年後最有潛力將台灣再次重返亞洲四強的「黃金世代」,不但年輕、有天賦,近幾年的國際賽也讓他們增加了不少實戰經驗,可是自己親臨亞運現場後我才發現,原來我們還不能重返榮耀的原因並不是我們比人家差,而是我們打的不夠「團隊」。

 

 可能大家會對我的看法不認同,認為球員已經表現得很好,也盡了最大一份努力,這點我是贊同的,但我這裡指得「團隊」並不是只有比賽的12名選手和場邊的3名教練,而是整個完整的教練團與協會甚至到整個國家。

                                                                                           

 這樣說大家可能還不夠清楚,那我就拿本次亞運第二的日本隊,也是我覺得這一次最「團隊」的隊伍舉例,在比賽進行當中,場上除了上述的12名球員與3位教練外,觀眾席上遍布了穿著日本隊教練團上衣的人,經過張主編解說才知道,這些人有些是情蒐人員、技術顧問、體能教練、防護員、各專項教練等,一字排開加上坐在板凳席的三位,教練團不多不少剛好八位,人數多到可以在場邊喊個play,但他們坐在場邊並不是閒閒沒事,而是不斷用手勢和場上的教練與選手溝通,坐在球場正中央的情蒐人員,正把資料傳送給手拿筆電、耳掛耳機,坐在場邊的助理教練,助理教練再向總教練或正在比賽的選手下達指令,局與局的空檔,情蒐小組會將上一局的分析報告遞給場邊的教練團,上面密密麻麻的數據將你的對手赤裸裸的呈現在一張A4紙上,每個選手都有一定的慣性存在,在哪個位置習慣的攻擊路線為何?在哪一輪有多少機率會使用哪套戰術等等,針對敵方既定的模式做攔網、防守、戰術的佈陣,當然大大提升自身的成功率,電影「明日邊界」中有一段台詞,它的意思大概是說,在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情況下,戰爭是不可能輸的!而日本隊,不!應該說現在各個世界強隊,他們用得就是這套模式,中華隊加上教練團也不過15人,要怎麼跟動輒就超過20人的「團隊」而戰?數學再差的人都知道要將大小於符號的開口指向哪邊。

 

 至於將中華隊擊敗得以晉級八強的卡達隊,其實除了身材條件優於我們外,其他部分並不比我們好,他們本屆賽會之所以能奪下第六名,可以和日本隊比擬的龐大、精良教練團,絕對值得記上一筆大功。這次因緣際會下,在現場看了三場卡達的比賽,場上場下教練團精密分工,隨時因應比賽走勢提點球員,尤其在攔網定位上的清楚分析,以及球員與身俱來的優越爆發力,這就是為何卡達即使在基本動作、技巧不如人的情況下,還能利用牢不可破的攔網優勢將比賽一場場勝利收進袋中的最大關鍵。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有更多資訊戰加入球賽當中,一直有關心國內外籃球的我,老早就知道在籃球場上這些互相攻守的科技軍備大戰,只是沒想到這項「武器」在排球場上,也被使用到如此透徹。未來中華隊若無法將這項現代武器善加利用的話,別說對中華隊是個大不利,就連對國內排球運動的發展,也會是種阻礙與抑止。

 

 這趟仁川行更讓我見識到了亞洲國家排球運動的快速崛起,扣除本屆冠軍伊朗隊不說(因為他們差不多已經脫離亞洲行列,邁向世界強隊之林),日本、南韓也並非最完整的國家隊陣容,5-8名的球隊中,撇除科威特不談,中華隊碰到另外三隊也勢必免不了一場苦戰,更別說同樣打後半段的哈薩克與香港,其中又以賽後有些風波的中港一戰最值得省思,雖然中華隊最終仍以3:0獲勝,但過程贏得並不輕鬆,這與我們印象中那種一面倒的中港大戰有著很大的出入在,據了解香港那位造成中華隊不少麻煩的20號選手,可是南韓職業聯賽爭相網羅的對象。其實這批香港隊有不少人是去年來台參加亞洲東區的原班人馬,去年中華隊輕鬆取勝,但時隔一年,香港隊就能造成中華隊如此大的威脅,在在證明了目前各國快速進步的趨勢,這也是我們未來不容忽視的一點。

 

 談完我對各國的簡單想法,鏡頭回到我們最愛的中華隊上面,每個國家隊都有原先就存在的問題,所以我就不談我們中華隊本來就有的課題,我把重心放在我這一趟亞運行體認到的潛在危機。

 

 這次亞運結束後,聽到了關於這支中華隊即將換血的消息,姑且不論真假,但你是否會跟我一樣覺得可惜?這支中華隊年紀最老的江天佑和王明俊,其實也才2627歲,下一屆亞運不過3031歲,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28-32歲之間才是一個球員的黃金巔峰期,因為這個時候正是球員球技、心理素質最成熟的時期,放眼國際體壇,許多偉大運動員傳奇一生的輝煌時刻都落在這個歲數間,而台灣運動員礙於大環境的殘酷,大多選擇正要邁入運動生涯最燦爛的時候選擇退休。

 

 從98年後,我們等了多久才又等到這批才華洋溢的中華隊,如果再重新換血,我們還有多少時間?還要犧牲多少賽事培養新血?重點是如果捱過陣痛期就能看到勝利榮光,那一切都將值得、有價值,倘若不能呢?

 我們不跟別人比,就拿中華男籃來說,自從01年換血後,一直到去年的馬尼拉亞錦賽,這批被稱為「黃金世代」的中華男籃才又將台灣帶回亞洲四強,所以不是說換血不好,但與其大規模砍掉重練,不如有策略、循序式的進行換血動作。

 

 我一直覺得中華男排也應該像各國一樣成立國家二隊,將一些年輕有潛力的選手放在二隊磨練,表現好或是當一隊有傷兵困擾時,能立刻拔擢上一隊,這樣也許更能激發球員的危機意識,也能透過母雞帶小雞的方式幫助年輕選手成長,也才能在不犧牲戰績的情況下,有步驟、目的地進行換血動作。像中華男籃這幾年國家二隊,也就是所謂的「二代艦」培育計畫就很成功,今年的亞洲盃和瓊斯盃也看到了卓越的成果,所以中華男排不妨仿效男籃的成功,建立支國家二隊,像許美中、吳宗軒、劉鴻杰等年輕選手,都有機會在二隊的磨練下擠上一隊的行列。

 

 企業聯賽十年了,如果明年有機會的話,是該考量引進洋將、外援的可能性,一來增加比賽的可看性,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比賽強度,讓選手得以適應、習慣國際賽人高馬大、力大無窮的外國球員,並且促進本土球員和外籍球員良性競爭。如果可以的話,也該將台灣優秀球員送到國外聯賽去磨練,像日韓兩隊的台柱越川優、文聖民等人,哪個沒有旅外資歷?就拿林志傑來說好了,在台灣就是頭野獸了,去個CBA回來,別說野獸了,根本就是隻「猛獸」。

 

 再來是教練團的組成,不是說台灣的教練不夠好,但這支中華隊組成到現在,總共換過三批教練團,球員光在適應不同教練的帶隊方法上就花了不少時間,每個教練接下中華隊彷彿接下燙手山芋,更遑論練習的績效能有多好。而且目前台灣教練的國際觀還追不上世界潮流,如果因為經費問題無法聘請外籍教練,那也應該定期送人到國外汲取新知,甚至參加教練講習。回頭看看男籃的許晉哲、黃萬隆、顏行書教練等人,哪位不是三不五時就到國外精進自己的?

 

 還有就是防護員的問題,這趟亞運每個國家平均配有1-2名防護員,而中華隊是「0」,就算有也是好幾個代表隊共用一位,防護員對一支球隊的重要性不在話下,球員有任何狀況防護員能隨時處理,而優秀的防護員也能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而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觀念也相對薄弱,這也許也是為何很多台灣運動選手年紀輕輕就因為滿身是傷被迫結束運動生涯的原因之一吧?!

 

 說了那麼多,其實會發現問題不在選手,也不在教練,很多大環境的因素根本不是我們在這用嘴巴說說就能改善的,如果可以我也不用在這用嘴巴釘三米了。

 

 有一句很老梗的電影台詞說:「五根手指才是個拳頭」,當我們握著三顆拳頭跟人家打架時,人家隨便都比我們多兩到三個拳頭,這仗怎麼打?我們又不是葉問可以打十個,畢竟排球是個注重「團隊」的運動,所以夜深了還是趕快洗洗睡了吧!或許等下夢到明牌,明天簽個六合彩、大樂透、威力彩之類的能讓你中個頭獎,如果真的這樣的話,那台灣排球可能也就有救了。

 

    哦~對了!企業聯賽下半季開打了,別忘了到場支持這些努力打球的選手,到時別忘了給他們最熱烈的掌聲和歡呼喔!然後祝大家如願夢到明牌,愛大家喔~

10348366_595962633847423_372520365645446386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wz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